X
X

娱之开心

Scenic info
  • 景点
  • 景点
  • 景点
  • 景点

铜仁碧江区:美丽乡村游人醉

信息来源:本站 | 作者:无 | 2023-09-24 | 次浏览


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农村“农旅一体化”进程,形成了云场坪万亩樱花、瓦屋万亩菜花、六龙山10万亩竹海和一江一城、一村一古寨、天生桥大峡谷+和平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旅游新亮点。

铜仁碧江区:美丽乡村游人醉

图为 滑石乡农业观光园一角(田 宇 摄)

云场坪:阳春三月樱似雪

3月6日,碧江区云场坪镇路腊万亩野樱桃花观光月活动正式开幕,来自铜仁主城区及周边县市的上万名游客通过驱车、徒步方式赶来观赏,在山谷之间,满坡的野樱桃花,正肆意绽放,煞是壮观。

游客杨翠华说:“到这里来看见漫山遍野的樱花,感受非常深,像我们60多岁好像都回到了年轻时候。”

成片野樱花盛开是摄影创作的好时机,在山间樱桃花地里,拍照摄影的爱好者们随处可见。除了本地的摄影爱好者外,还吸引了外省的摄影爱好者抱团来到路腊创作留念。

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张平宽说:“我们来了20多个人,从来没看见过漫山遍野的野樱花,很兴奋。这里民风很淳朴,山高风景优美,我们会把好的片子带回去在网上宣传。”

据悉,云场坪镇路腊村位于碧江区东部湘黔两省交界处,连绵大山上的山沟、峭壁上,层层叠叠开满了白色、粉色的野樱桃花。野樱桃属濒危珍稀植物,自然生长于海拔600米到1000米的大山间,万余亩成片的原生态野生樱桃林在全国实属罕见。每年都有数万游客来到路腊踏青赏花。

作为边界小镇,云场坪巧打乡村旅游牌,把现有的好生态资源用活,并延长发展方向,形成产业链,着力打造以樱桃、荷花、紫薇花及种植药材为产业集群的特色乡村旅游小镇。

瓦屋:万亩菜花游人醉

笔者走进碧江瓦屋乡,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香四溢,整个村落里,沉淀在一份淡淡的香气中,满眼望去,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引来一拨又一拨的各地游客沿着油菜花基地的观光便道一路畅游一路赏花,或驻足拍摄美景。

四川游客刘玲:一直都听说三月的瓦屋油菜花特别的漂亮,特别的迷人,今天非常有幸和我们的伙伴们一起来参观瓦屋的油菜花。来到这里确实是看到了一片片黄金金非常漂亮的油菜花,感觉特别的迷人。

在瓦屋,游客们徜徉在油菜花丛中,溢出浓浓的菜花香味夹杂馨香的泥土气息,泌人心脾。松桃游客李丽红说:“瓦屋的油菜花香、漂亮,我们来玩得非常开心,值了!”

瓦屋乡村里每家每户都种植油菜,这几年,村里积极改种新品质,种植的数量比往年更多,达万亩,产量也大幅提高,一到春天,花开蜂舞,各地游客纷纷前来观赏。

六龙山:10万亩竹海做文章

六龙山乡位于碧江区东南部,山高谷深,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总人口5846人。这里拥有10万亩竹海,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达86%,是碧江区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乡镇之一。

近年来,该乡把10万亩竹海作为发展山地旅游,谋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起点规划,重点打造“一心两区四连线”。“一心”:甘溪坪翠竹山庄接待核心。“两区”:以腊冬坪生态移民项目建设、老龙头〈南峡谷〉景区开发、棚井坳生态农业相结合的“度假农旅”一体示范区;以龙田与龙王沟结合打造为主轴的“生态农业休闲游”示范区。“四连线”:围绕全乡的自驾游,着力推进甘溪坪——十里画廊——龙王沟——龙田的徒步游线,甘溪坪——茶坪——九龙洞的徒步游线,甘溪坪——毛扣——蒿菜塘的徒步游线,甘溪坪——川岩——兴龙的徒步游线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洞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竹海天池、棚井坳、老龙头、龙王沟、大木坪等乡村旅游景点。

2015年,该乡先后举办“拔笋节”、六龙山风光摄影展、六龙山集市开场庆典等活动,借助中央和省、市、区新闻媒体及网站,加强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人文地理、民族风情等宣传推介,提高了全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该乡一年一度的“拔笋节”,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踩摘竹笋,这一活动既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又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2015年,全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锦江:十里画廊农家乐

“多情最是锦江水,依依一步一回头”。秀美的锦江穿碧江城全境,逶迤东去,两岸风景如画,是碧江区最宝贵的“财富”。

为充分利用好锦江旅游资源,该区着力做好梦幻锦江“水”文章,在保护好沿岸生态环境的同时,下大力提升锦江水位、修建沿江栈道、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建成了集防洪、绿化、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清岸绿、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河岸线和休闲带,使“梦幻锦江”景区成为了全区集聚人气的旅游品牌。

与此同时,该区还以“锦江”为平台,延伸打造了大明边城→漾头恶滩,龙江新村→茶园山古寨,寨桂→七股水,天生桥大峡谷→和平生态庄园,河西茅溪→坝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云林仙境→天佛溶洞等美丽乡村示范带。

笔者在龙江新村看到,44户独具侗家特色的民居建筑错落有致,村寨前建起了沿江码头,新建了环村公路、生态停车场、休闲广场、民族文化牌坊、文化墙、卫生室、沿江步道、观光凉亭及旅游公厕、垃圾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还安装了路灯,完善了进村人畜饮水工程。

如今的锦江,河水碧波粼粼,河岸山色青青,再加之两岸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珍贵的文物古迹和亭台楼阁,宛如一颗颗珠宝镶嵌在沿江两旁,构成了一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十锦江画廊。2014年,碧江区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称号。

名声在外,游客自来,锦江两岸沿江而居的村民们也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发起了旅游之财。在九龙村开办农家乐的黄建军说:“现在的农家乐生意比往年要好,这归功于区里实施的梦幻锦江品牌打造和美丽乡村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碧江区新增餐饮、娱乐、住宿等“农家乐”150多家,开发竹编、滕编等手工艺旅游商品近百个,发展旅游商品营销户200余户,实现乡村旅游接待2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5亿元。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黔ICP备2023012539